YangYang
发布于:2020-03-28    本文总阅读量:

本来生活的 DevOps 升级之路

我叫杨杨,就职于本来生活网(Benlai.com),负责发布系统架构。我们公司咋说呢,简单说就是卖水果、蔬菜的😄,下面还是来一段官方介绍。

本来生活简介

本来生活网创办于 2012 年,是一个专注于食品、水果、蔬菜的电商网站,从优质食品供应基地、供应商中精挑细选,剔除中间环节,提供冷链配送、食材食品直送到家服务。致力于通过保障食品安全、提供冷链宅配、基地直送来改善中国食品安全现状,成为中国优质食品提供者。

技术现状

基础设施

  • 部署在 IDC 机房
  • 拥有 100 多台物理机
  • 虚拟化部署

存在的问题

  • 物理机 95% 以上的占用率
  • 相当多的资源闲置
  • 应用扩容比较慢

拥抱 DevOps 与 Kubernetes

公司走上容器平台的 DevOps 这条康庄大道主要目标有三:

1、提高资源利用率

2、提高发布效率

3、降低运维的工作成本等等

其实最主要的还是 省钱,对就是 省钱。接下来就是介绍我们本来生活的 DevOps 升级之路:

Level 1:工具选型

我们从初步接触 DevOps 相关知识,在此期间偶然了解到开源的 KubeSphere (kubesphere.io)。KubeSphere 是在 Kubernetes 之上构建的以应用为中心的企业级容器平台,支持敏捷开发与自动化运维、DevOps、微服务治理、灰度发布、多租户管理、监控告警、日志查询与收集、应用商店、存储管理、网络管理等多种业务场景。

KubeSphere 内置的基于 Jenkins 的 DevOps 流水线非常适合我们,并且还打通了我们日常运维开发中需要的云原生工具生态,这个平台正是我们当初希望自己开发实现的。

于是,我们开始学习 KubeSphere 与 Jenkins 的各种操作、语法、插件等,开始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 CI/CD 的整个流程。最终结合 KubeSphere 容器平台,初步实现了第一级的 CI/CD 流程。

Level 1 的流程中,我们主要实现了拉取代码、编译应用、发布镜像到本地仓库、部署到本地 Kubernetes 集群;如下图

积累经验值

在 KubeSphere 初步完成 CI/CD 流程后,我们继续研究和完善流水线。比如,在研究 Jenkins Pipeline 的自定义方法后,我们实现了动态生成应用相关信息。Jenkins 成为企业级的主流 CI/CD 软件很大一部原因是其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,因此我们继续研究 Jenkins 插件,并在流水线中实现了上传 FTP、通过命令动态部署 ConfigMap、部署存储等流程。

Level 2:完善流水线

经过不停的努力学习 Jenkinsfile 语法及插件后,我们的 CI/CD 流程升级到 Level 2。我们在流水线中,加入了 部署配置、部署存储、上传 CDN 等,如下图:

小坑 - 动态参数

因为业务需要,我们的 CI/CD 流程需要 分为几种类型的发布,而每种类型的发布都需要不同的参数;

于是我们按照之前学习到的 Jenkins Pipeline 语法,想当然的使用 When 条件语句去判断传入的发布类型跳转到不同 Stage ,然后在通过 Input 输入参数语句实现不同参数的输入,但是发现 Input 参数语句的优先级高于 When 条件语句,也就是说不管我选择哪个发布类型都要先输入参数,然后系统才会去判断是否跳过该 Stage,这与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。

于是我们各种 Google 和查官方文档,最后找到另外一种 input 语法,可以把 input 的优先级降低,使得 When 条件语句先判断,这样就满足了我们的需求。

Level 3:

经过采坑动态参数,我们将 CI/CD 流程升级到 Level 3,即新增了根据不同发布类型的任务,满足动态生成所需的参数,具体流程如下图:

小坑 - ConfigMap

在实际生成环境中我们回滚肯定是要将应用的程序和 ConfigMap 一起回滚的,但是 Kubernetes 的 ConfigMap 是没有版本控制的,这对于管理就会非常麻烦。于是,我们只能使用笨办法,在每次发布应用时,去配置中心抓取当前应用的配置生成 ConfigMap。并且,在 ConfigMap 名称后面跟上当前应用的发布版本,然后,在部署到 Kubernetes 时,会将该版本的 ConfigMap 挂载到当前发布的 Deployment 中,这样我们在回滚或发布时,就能直接将应用的镜像和 ConfigMap 一起回滚到指定版本。

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 ConfigMap 会越来越多,后期只要定时清理就好,后续也将调研相关的配置管理工具。

连环坑:线下访问线上数据库

为了将应用的镜像从线下环境上传到线上生产环境的镜像仓库,我们踩了个连环坑,先是折腾了好久镜像仓库的 https 登陆。登陆的坑填平了,又掉到 push 镜像的坑里。最后,发现就是一个小小的配置导致的 push 镜像到线上环境失败。这两个坑折腾了我们很长的时间,不过好在最终都解决了,这些解决方法的细节,我们记录在了 KubeSphere 开发者论坛,可以在 KubeSphere 论坛找到:https://kubesphere.com.cn/forum/d/294-docker-login-https-harbor

标准化流程

经过前期各种学习和采坑,我们的 CI/CD 流程基本成熟了后,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能把整个流程标准化,每个应用只需要调用这个标准化流程去执行发布就好;而不是把 CI/CD 流程写到每个应用的 Pipeline 中;不然以后应用多了,万一需要修改 CI/CD 流程,想想有那么多应用的流程要修改,会比较麻烦。

于是我们又开始 Google 和查文档,寻找了一大圈,终于发现了一个叫 Jenkins 扩展共享库。通过 Jenkins 扩展共享库我们把 CI/CD 流程拆分为 通用方法流程逻辑 两块。

然后每个应用的 Jenkins Pipeline 中只需按要求传入参数,然后调用要执行的流程方法即可;每个应用的 Jenkins Pipeline 的代码量从原来的 500 多行减少到了 30 行不到。

Level 9:实现一键发布

经过采坑和填坑的不懈努力 我们积累了很好的经验;一下子跳级到 Level 9,CI/CD 流程有了质的飞跃,化整为零了。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甲方爸爸随便更改流程啦 😊。

以后发布,只需要在 KubeSphere 平台点击 运行,选择 发布类型环境,然后点击确定,然就可以去喝一杯咖啡 ☕️ 安静地等待服务发布喽!

close

通过邮件接收 KubeSphere 最新的技术博客与产品更新的通知